h-logo

公众号文章

聚焦核心竞争力,锻造新时代餐饮匠人 ——“三名工程”主题活动走进珠海市海港大酒楼有限公司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03


为深入推进“三名工程”,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索餐饮人才培养新模式。5月29日下午,我校副校长邓谦、外联处副主任吴子逸、实习指导老师,以及中山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三位嘉宾一行14人,来到珠海市海港大酒楼有限公司开展企业调研及“三名工程”主题活动。活动以“聚焦核心竞争力,锻造新时代餐饮匠人”为主线,通过主题沙龙、名师课堂、实习分享、校企寄语等形式,搭建起校企协同育人的立体平台。


主题沙龙:

从生活细节到行业内核的思维碰撞

作为此次活动的亮点,主题沙龙由我校邓谦副校长主讲,特别邀请了企业行政总厨朱剑强、中山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部部长陈燕平,以及烹饪专业教师黄益宏和李陶共同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邓谦副校长的名师课堂

邓谦副校长开场时为在场的师生和企业代表开展了一节题为“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厨师?”的专题课堂。他首先谈到了新时代厨师的新目标定位;随后,阐述了厨师职业品质和人格魅力的特点:对食材保持敬畏、主动学习、乐观心态、勤劳品质以及守正创新的职业人格特质。在分享中,邓谦副校长还特别回顾了我校与企业合作的历史,强调“让学生提前接触行业精英,在标准化厨房环境中建立职业认知”的合作初衷。他提出,“设立跳一跳就能达到的目标,在职业幸福感中追逐梦想”的倡议,激发了与会师生的奋斗热情。

企业行政总厨朱剑强从企业的文化和厨师团队建设角度分享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经验。中山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部部长陈燕平则从教师视角提出了“亲和力、表达力、专业力、学习力和科研力”五力模型,并特别指出餐饮智能化时代下,持续学习新技术与烹调方法是教师保持双师型素养的关键。

中山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教师黄益宏、李陶以行业实践经验为基础,凝练出“技术过硬是根基、创新求变是引擎、持续学习是燃料”的成长公式。这一观点在思维碰撞中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刻共鸣。

参与主题沙龙活动的嘉宾们


实习分享:青春在岗位实践中闪光

理论的探讨终究要回归实践的土壤。三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实习生代表用最鲜活的岗位经历诠释着 “核心竞争力” 的成长密码。他们的故事没有高深的理论术语,却以 “从生手到熟手” 的蜕变轨迹,让大家看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碰撞出的火花。旅游221班的蹇同学从“厨房小白”到“熟练配菜员”的转变,展现了跨专业学习的可能性;烹饪223班的刘同学在点心部“偷师学艺”掌握广式茶点精髓的故事,体现了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商英221班的黄同学从“换骨碟都手忙脚乱”到“熟练完成巡台服务”的成长,印证了实践积累的价值。他们共同提到的“海港定期团建增强团队归属感”,让校企文化融合的成效可见可感。

三位实习生代表分享发言


校企寄语:双向奔赴共筑育人蓝图

外联处吴子逸副主任在发言中对企业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企业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习平台及实习就业工作的具体支持表示高度认可。通过三位学生的发言,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成长与突破,无论是专业技能的精进,还是在服务意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提升与突破。在强调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后,吴主任鼓励同学们珍惜宝贵的实习机会,在企业安心学习、积极实践,最终以实习经验为新起点规划好职业发展路径。

校外联处副主任吴子逸发言

企业行政总厨朱剑强在发言中则分享了这一年来看到学生们一步步成长的感受。他提到了一位原本不是烹饪专业的学生在“海港”成为一个师傅的例子,说明了只要用心,企业和学校共同努力就可以培育出人才,印证了校企协同用心育才。他还表示,企业不仅要输出美食,更要培育能为行业添砖加瓦的人才。

企业行政总厨朱剑强发言

活动最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镜头定格的不仅是一次校企活动,更是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瞬间。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双师赋能”的育人模式,为餐饮行业输送更多兼具精湛技艺与职业情怀的新时代匠人。

校企双方及实习生合影留念

供稿 | 范媚娜(外联处)

一审  |  田从兆

二审  |  刘春龙

三审  |  范顺俊

排版  |  范   欣

校对  |  曹   越

责编  |  张   妍

企业微信登录
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找回
找回密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